首页 头条民生快报 乡村振兴 民生论坛 基层传真 民生与法 民生与教育 民生与健康 民生与环境

民生快报

旗下栏目:

为了白洋淀汛期水质稳定,3个党支部联合调研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朱龙基  发布时间:2025-07-31
摘要: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海河北海局)监督管理处党支部、河北省保定市生态环境局第一党支部、海河北海局监测科研中心评估中心党支部等3个党支部,日前围绕白洋淀生态环境监管与保护工作,共同开展学讲话、强作风、悟原理调研

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海河北海局)监督管理处党支部、河北省保定市生态环境局第一党支部、海河北海局监测科研中心评估中心党支部等3个党支部,日前围绕白洋淀生态环境监管与保护工作,共同开展“学讲话、强作风、悟原理”调研实践主题活动,在白洋淀入淀河流沿线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推进流域水环境监管工作。

保定市地处白洋淀流域上游,9条入淀河流中有8条都发源或者途经于此,承担着入淀河流水资源和水质保障的主要责任,在白洋淀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以来,保定市26座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准Ⅲ类标准,8条入淀河流水质连续4年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为白洋淀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已经启航,对雄安新区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读原文、学讲话,3个党支部的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入淀河流水环境监管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了在白洋淀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实现从清洁到美丽的信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3个党支部联合开展入淀河流汛前排查实践,实现以学促干、以干践行、以行增效。排查前注重舆情线索的收集,将群众身边的问题作为排查重点,排查时关注周边群众感受,将群众声音作为判断问题的重要依据,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整改效果重要指标。

针对白洋淀流域水资源监管存在的短板,相关人员充分收集水系、污染源等资料,运用卫星地图定位疑似问题点位。4次调查都采用“四不两直”方式直达现场,多走、多看、多问、多听,同步调查调水线路、调水量、水质、污染隐患,在晴雨等不同天气条件下开展排查,力求摸清白洋淀流域真实的水资源、水环境情况。针对发现的相关问题,保定市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研究开展整改工作,并在6月底入汛前全部完成整改。

支部共建后,保定市生态环境局主动担当,抢抓汛前“窗口期”,举一反三开展了为期30天的全市大排查大整治,在主汛期前发现并整改垃圾堆存、污水直排、畜禽养殖、保护设施缺损等水环境风险隐患。

当下,白洋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汛期水质变差。白洋淀四面环堤,入淀河流是汛期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入淀河流沿线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和保定市水环境监管、农村环境监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包括入淀河流沿线入河排污口直排污水及水体黑臭问题禁而不绝、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日益凸显、部分区域雨污合流等多个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系统治理,多措并举。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坚持“三水统筹”,确保入淀河流水源有保障、水质有改善、生态有活力,才能为白洋淀生态系统稳定提供源头活水。加强部门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水利、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同,对重点水体和重点污染源加密监管,对清管等清理工作靠前监管,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同时,坚持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治理,用好初期雨水调蓄池、导排工程、河口湿地减排等的功能,充分发挥保定市与雄安新区联动机制的作用,共保白洋淀汛期水质稳定。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齐敏

上一篇:武汉“一案双查”机制让企业上心环保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