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生态环境局近日第三次捧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奖牌,实现国家级荣誉 "三连冠"。这份成绩单背后,是该市构建的"规范立本、科技提效、服务暖心"三维环境执法模式在实践中持续发力——从执法案卷零差错到企业排污可追溯,从刚性监管到柔性帮扶,襄阳用实打实的举措走出了生态环境执法新路径。 规范立本:四级评查筑起执法"铁规矩" 执法公信力始于规范。襄阳市将环境执法程序规范化作为核心抓手,建立环境执法稽查长效机制,对现场执法、案卷质量、人员规范等关键环节实施全流程管控。 "每一份案卷都要过四道关。"该市创新推出的"铁卷工程"构建起严密的案卷质量防线:县级自查打底、县(市、区)交叉互查挑错、市级专班集中审核、律师第三方复审把关。2024年,全市274份执法案卷经评查后,1100余条"规范完善"类问题被逐一纠正,4次集中评查会让执法人员在"找茬"中强本领。这种较真碰硬的机制,让执法行为全程有规范、事事有依据。 科技提效:监测联网打造监管"千里眼" 在襄阳,380个自动监测点位如同生态哨兵,24小时守护着236家重点排污单位的排污口。这套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实现数据实时联网,配合专人专班值守,让污染排放无处遁形。 "数据超标两小时内必须有回音。"该市建立的快速响应机制明确要求,小时值超标数据一经发现立即交办,执法人员现场核查结果同步反馈,形成"发现—处置—反馈"闭环。2024年,凭借这套机制,多起突发超标排放问题被及时处置,科技手段让监管从"事后追责"转向"实时预警"。 服务暖心:刚柔并济绘就政企 "同心圆" "检查少了,帮扶多了,企业能安心搞生产。"这是襄阳企业对环境执法的直观感受。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推行"双减双定"机制,通过减频次、减总量,定人员、定对象,实现执法规范与营商环境优化双突破。2025年,涉企行政检查总量同比降三成,其中市本级仅开展800家次、出动1724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33.7%和28.5%,企业告别多头检查困扰。 为保执法实效,襄阳构建全过程闭环核查体系。按年度执法计划从源头压减检查量,推行"任务派单制"明确检查要素,规范流程杜绝"走过场";建立"一单贯穿"机制,以标准化表单统揽检查要素,同步构建快速响应体系提效能。 执法人员既当监管者也做服务员。2024年,排查998家企业,现场为160条环境隐患制定整改方案,推动300家化工、医药等企业完成1800余个环境问题整改。2025年以来,127家正面清单企业享受"非必要不进企"待遇,5家企业因情节轻微免罚39万元,"送法入企"进十余家重点企业"一对一"普法,让执法既有法律的刚性,更有服务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