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民生快报 乡村振兴 民生论坛 基层传真 民生与法 民生与教育 民生与健康 民生与环境

民生与法

旗下栏目:

山东高院院长、二级大法官张甲天在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2021上的主旨报告(全文)

来源:山东高法 作者:民生在线  发布时间:2021-04-12
摘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共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2021年4月9日)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二级大法官张甲天 尊敬的樊丽明校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加



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共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2021年4月9日)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二级大法官张甲天

 

尊敬的樊丽明校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举世瞩目的奇迹,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斗的结果。进入“两个百年”交汇期,赓续奇迹,再创辉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反映在社会各方面。就司法领域来看,人民群众纠纷解决“量”的需求急剧增长,对“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立案登记制度,全国法院年度受理的案件量从1000万件迅速增长到2000万件,去年突破3000万件,山东法院收案从100万件增长到去年的200万件。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涵盖了法律、法哲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要求,也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我作为一名法律实务工作者,主要从司法需求侧的角度谈几点建议。

 

一、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法治人才

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都在影响和掌握着本国的法治,西方国家标榜其法治是“政治中立”,司法是“法官不党”,这不过是一套自欺欺人的说辞。历任美国总统都把任命联邦法官尤其是大法官作为最重要的政治遗产。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更没有超越政治的法治。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品格。司法领域越来越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他们抓住司法个案,大肆炒作,无限放大,要求我们改变、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放弃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在大是大非和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言行,坚决抵制西方“宪政民主”“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学会“跳出案件看案件”,坚持天理、国法、人情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法治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是党的根基,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好,我们的革命和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停滞不前、遭受挫折。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站稳群众立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诉求、权益保障、公平正义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靠群众开展工作,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在各项工作中都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使我们的工作拥有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接地气、深入群众听意见、深入一线摸实情,广泛听取社情民意,既要懂法言法语,更要懂群众语言,从而使各项工作措施既方便审判工作和监督管理,又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一纸判决,或许能够给当事人正义,却不一定能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心结”没有解开,案件也就没有真正事了。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既要义正言辞讲清“法理”,又要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讲透“情理”,让当事人胜败皆明、心服口服。

 

三、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具备深厚法学素养的法治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成为把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有机结合的典范,力争出品更多的优秀文书、案例、庭审,做到熟知法理、精通法律、驾驭庭审,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贡献智慧和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涉外法治在应对国际环境新矛盾新挑战中的特殊地位和关键作用愈加凸显。西方国家实行的“长臂管辖”对我国实行法治霸凌,以法律之名对我国公民、企业实行制裁,对国际秩序构成新的威胁。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建立健全国际法律秩序贡献中国智慧。

 

四、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服务和保障社会发展的法治人才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履行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历史地看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始终没有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司法应有的三项功能:权利救济、定分止争、制约公权。社会功能是司法功能的自然延伸,也是人民法官的重要使命。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司法虽然具有权威性和终局性,但是刚性的程序容易加剧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对抗。司法程序之外的调解、和解、复议、仲裁等解纷渠道,能够使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或者对抗性不强的情况下得以化解,有利于修复社会关系、重塑社会秩序。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提升调解组织和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水平,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指引、评价、教育功能,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法院人、每一个司法人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旗帜鲜明解决老人摔倒“扶不扶”“救不救”、电梯吸烟“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风险问题,让司法更有力量、更有是非、更有温度,用公正裁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紧跟新时代创新探索数字正义的法治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现代信息技术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工具、新思维,为人民法院更加客观寻找事实、更加精准适用法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当前,人民法院正在顺应时代潮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对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用系统集约、在线融合的方式解决传统模式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实现诉讼服务体系现代化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智慧法院建设在全世界是最先进的,是独一无二的。中国裁判文书网已成为全球体量最大、访问量最多、影响力最广的裁判文书网,公开文书1.2亿份,访问量突破590亿人次,用户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耶鲁大学、牛津大学也在研究我国司法大数据。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跟上时代的节奏,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模式,以数字正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智慧法院诉讼过程的区块链、“云计算”等,与传统的司法理念和行为范式不同,特别是随着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加速,智慧法院升级的周期也越来越快,审判模式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彻底的变革。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字正义将是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这是中国司法对世界法治文明的重大贡献。新时代人民法院需要的法治人才,应当是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是善于把技术迭代的能量与司法模式创新有机结合的创新型人才。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案件大省,山东法院有鲜活的案例,每年有200多万件案件,有完整的大数据库,这为法治人才培养和新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诚挚希望加强与教育部门、各类高校的合作,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使优质的司法实践资源优势和高校丰富的学术资源优势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更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协同育人,发挥好人民法院在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共同培养一批优秀法律研究人才和司法实务专家,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保障。积极探索合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建立紧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推动司法实践与法学研究协调发展。

最后,祝本次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学者和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齐敏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