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民生快报 乡村振兴 民生论坛 基层传真 民生与法 民生与教育 民生与健康 民生与环境

民生快报

旗下栏目:

记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二等甲级伤残退伍军人李先军

来源:民生在线 作者:郑树平  发布时间:2023-09-07
摘要:26年,行程6万多公里,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百万元 李先军,用生命点亮公益之路 记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二等甲级伤残退伍军人李先军 李先军说之前压根想不到,自己会和公益结下不解之缘。 如今,这个缘不仅结下了,而且一结就是26年,9400多天的公益路
26年,行程6万多公里,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百万元
李先军,用生命点亮公益之路
——记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二等甲级伤残退伍军人李先军
 
  李先军说之前压根想不到,自己会和公益结下不解之缘。

  如今,这个缘不仅结下了,而且一结就是26年,9400多天的公益路上,他和家人、和伙伴们风雨兼程,行程6万多公里,服务时长7400多小时,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过百万元,慰问建国前老党员、抗战老兵、看望红嫂、关爱老人、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等近500人,资助困难家庭310多户。

  数字虽然枯燥,但它有温度。李先军的公益善举,给被救助者带来了欢乐,让他们的脸上有了笑容。

  “我给你的,你如数还给我,这只能算等价交换。我给你的,你再十倍百倍地回报社会,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这是李先军,一位二等甲级伤残退伍军人的公益理念和誓言。

  听李先军缓缓地讲自己26年来在公益之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做公益时的艰辛,甚至不被理解、被误解。听着听着,被他对公益的爱,对公益的执着,深深地打动着、感动着,泪水几次在眼中打转……

“捡”回一条命后,他走上了公益之路

  今年48岁的李先军是山东省沂南县烟草分公司职工。1993年,李先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在部队刻苦训练、听从指挥,多次受到嘉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团里保送上军校的7名战士之一。

  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训练结束返回营地的路上,李先军见一辆运送砖块的卡车陷在了泥坑里,便跑向前帮忙推车。这时,意外发生了,汽车发生了侧翻,车上的砖块砸到了李先军的头上,他当场昏了过去,醒来时,已经躺在了医院里。医生诊断结果是卢骨骨折硬膜血肿,必须在半个小时内手术。李先军的家距离部队1500多仅是,家人一时去不了,部队领导当场决定尽快手术。

  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开颅手术,李先军的命保住了,却失去了上军校的机会。“那段时间,我想了很多很多,我虽然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如果没有部队和医生的相救,我的命可能就没了,我感恩部队和社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李先军说。

  1997年秋,李先军复员后被分配到沂南县烟草分公司工作。参加工作后,他一直奔波在基层,天天和群众打交道,了解到每个村里都有困难家庭,“获得第二次生命这件事让我始终铭记在心,我要做一个回报社会的人。”李先军说。



  于是,李先军出发到村里遇见困难家庭或贫困个人时,便自己花钱买些牛奶、副食等物品送到他们家,在啦家常中了解其家庭情况,给他们以鼓励。从此,李先军开始了他的公益之路。
他是“好爸爸”、“好儿子”
 
  “我救助的困难人员中,孩子和老人占多数。”李先军说。

  李先军是二等甲级伤残退伍军人,国家每年发给他2万余元伤残优抚金,20多年来,他把这些钱全部用于公益事业,总计约50多万元。

  在沂南县孙祖镇里庄村家庭困难学生陈鑫眼中,李先军是自己的“好爸爸”。陈鑫3岁时爸爸因见义勇为去世,妈妈改嫁,患病的爷爷在当地一所学校靠看大门挣点工资维持生活。李先军到这所学校参加活动时,了解到了陈鑫家的情况。他回家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对陈鑫进行一对一帮扶。接下来的周末,李先军和妻子买上礼物来到陈鑫家,并向她和爷爷说了帮扶她的想法。陈鑫的爷爷听后,一下跪在李先军面前大哭致谢,他赶紧把老人扶起来,表示一定对陈鑫帮扶到底。

  从此以后,陈鑫的学费一直由李先军负责。后来,陈鑫考上了县一中,李先军不但承担了她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和陈鑫约定,每两周接她到家里过一次周末,做些好饭、好菜给她吃。

  有一次,李先军到学校门口接陈鑫时,有同学向陈鑫喊道:“你爸接你来了。”

  在李先军夫妇帮助下,陈鑫现在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并结婚生子。

  双堠镇小学学生王志豪父母在外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少关爱和监督,王志豪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滑。李先军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对他进行帮助。此外的每个星期天,李先军都和妻子、孩子一起到王志豪家,除送上礼物外,还长时间和他进行交流谈心、玩游戏,鼓励他好好学习,今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还要来王志豪老师和父母的电话,白天和老师进行沟通,晚上则和他的父母交流,并把每一次沟通交流的情况记录在笔记本上,对王志豪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在各方努力下,王志豪不仅学习成绩上去了,而且现已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现在,我还资助着8名山区的孩子,这些孩子中有母亲去世的,有父母伤残的,还有单身家庭的,最大的今年上初中三年级。”李先军说。

  为方便帮助孩子,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和学习情况,李先军建了一个名为《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微信群。“学校规定孩子上学期间不能带手机,有了微信群后,我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和孩子们方便地聊天,了解一些他们的情况,并告诉他们我什么时间去看望他们,这样,既加深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又节省了我许多时间。“李先军说。

  今年89岁高龄的沂南县双堠镇孙家峪村民杜元法一生无儿无女,但他说自己有个“好儿子”。老人口中的这个“好儿子”就是李先军。



  农历腊月二十六日是杜元法的生日,每年这一天,李先军都和妻子一起带上礼物,带着包好的水饺来到30多公里外的杜元法家,给他过生日,陪他聊天。“老人一生不容易,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晚年生活幸福快乐。”李先军说。

夫妻俩的公益“小秘密”
 
  李先军是上班族,收入除工资外,其他的就是伤残优抚金,他的妻子之前在个体企业上班,现在家伺候孩子。那么,他做公益的钱来自哪里?

  采访中,李先军讲了这样一个小秘密,“很多年前,我和妻子共同商定了一个小计划和小目标,就是每个周末,我们全家都要进行公益行,所需要的钱就用我的伤残优抚金和部分工资。现在看来,我们的计划和目标进行得很顺利。”

  夫妻俩的小计划和小目标中,对公益次数和钱数有着详细规定:每年走访敬老院两次,每次给现金或物品1000元;每年看望“红嫂”四次,每次每户现金或物品不低于150元;每年看望困难学生或留守儿童两次,每次现金或物品1000元……



  每年“六一”儿童节,李先军一家人买上1000元的学习用品到孟良崮小学,马牧池换于红军小学,和孩子们一起过节。每次到敬老院献爱心,除送上现金、礼物、新衣服外,还陪老人聊天,帮他们理发、洗脚、剪指甲……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帮助更多的人,2016年10月,李先军到县民政局注册成立了一个民间社会公益组织——沂南县大爱沂蒙志愿服务队,自己担任队长。现在,这个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达到800多人。




  志愿服务队成立至今,共捐款、捐物近60万元,并经常开展助老济困、关爱儿童、心系老兵等公益活动,成为沂蒙山区重要的志愿服务力量,被省、市评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传承红色基因,爱心温暖红嫂”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李先军的事迹感动着众人,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他荣获了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全国“2022最美奋斗者”、“山东好人”、临沂市“优秀共产党员”、“临沂市第五届道德模范“、“振兴沂蒙”劳动奖章等荣誉,并连续当选为临沂市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党代表。


250公斤药物支撑的公益路
 
  公益之路上,李先军年复一年的走着,但走得非常辛苦。不为人知的是,他除自己捐助了数十万元款物外,也在严重透支着自己的身体,甚至是生命。

  在部队受伤后,虽然手术保住了生命,但严重的后遗症使他不能干重体力活,并靠服用大量药物维持身体。“我帮助过的人很多,但他们都不知道我的身体,不知道我的病到底有多严重。”李先军说,“20多年来,我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增加服药量,我简单算了一下,一年下来我吃的西药有14多斤,这样,我累计服用的西药就是近400斤,加上其他药物,总重量恐怕不下500斤。”

  李先军语气低沉,缓缓地说:“我知道,加大服药量会对自己的肝、肾、脾、胃等器官造成很大伤害,所以,每次服药前我都在犹豫,也很害怕,但最后不得不把药一把一把地服下去。因为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完成,家里上有老人,下有孩子,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公益事业。我也知道,我的生命不会才长了,但,我要和病魔作斗争,把我没有完成的事业完成。”

  事实上,这些年李先军在工作中和做公益的路上“死”过多次,每一次都因抢救及时才幸运地活了下来。“每次抢救都会导致我的大脑细泡死亡,医生告诉我,这种情况下人死亡的概率非常高。”

  行程6万多公里,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过百万元,这是李先军和他的伙伴做公益26年的阶段成果。这也许是这位伤残军人公益之路的另一个起点,因为在问到他自己公益之路的终点在哪里时,他这样回答:“没有终点,只要我活着,公益之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如果真的有一天我走了,我会把我的身体捐献出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自己死而无憾。”
责任编辑:齐敏

最火资讯